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。而当前,我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约束趋紧、用水方式依然粗放的现实。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强调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,这对于重塑我国人水和谐平衡关系,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。实施严水资源管理制度 硬性约束重塑人水和谐关系
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水资源开发、利用、配置、节约、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,为经济社会发展、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但必须清醒地看到,人多水少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,水资源短缺、水污染严重、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,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。
当前,我国面临水资源约束趋紧、用水方式依然粗放的现实。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,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%。全国年用水总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,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。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用水需求呈刚性增长,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严峻。同时,水环境污染、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损害等问题相互交织。
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,水资源是极其重要而又十分宝贵的资源,人类要生存、要发展都离不开它;而对其依法进行严格的制度性管理,有利于克服当前各地存在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,用水效率低,污染、浪费严重的倾向,促进人们合理开发好、保护好、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,为今后发展留下空间,为子孙后代的生存提供保障。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,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,根本上要靠制度、靠政策、靠改革。
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强调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,以水定产、以水定城,建设节水型社会。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议提出,合理制定水价,编制节水规划,实施雨洪资源利用、再生水利用、海水淡化工程,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,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。专家认为,这释放出我国将更加突出水资源硬约束,推动人水和谐发展的信号。
事实上,我们之所以要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其目的在于通过实施科学化、制度化、精细化管理,改变我们对水资源过度开发、粗放利用的方式,解决好我们水资源紧缺、水环境恶化的问题,赢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,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在这之中,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,是不可或缺、势在必行的重要手段。
习近平就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议说明时表示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解决资源约束趋紧、环境污染严重、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,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,真抓实干才能见效。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、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,就是一项硬措施。这就是说,既要控制总量,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、水资源消耗、建设用地的强度。这项工作做好了,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,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,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。
当前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,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和幸福指数提高对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的依赖性、关联性越来越强,对水的期望值越来越大,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深刻意义,以更加坚定的信心,更加完善的举措,更加有力的行动,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,使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。
“十一五”规划首次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,“十二五”规划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。现在看,这样做既是必要的,也是有效的。根据当前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,在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的基础上,水资源和建设用地也要实施总量和强度双控,作为约束性指标,建立目标责任制,合理分解落实。要研究建立双控的市场化机制,建立预算管理制度、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,更多用市场手段实现双控目标。
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表示,将水资源可利用量、水环境容量作为今后国家产业发展、城市发展的刚性约束,并通过用水总量、用水效率、入河排污总量三条红线进行控制,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,这对于重塑我国人水和谐平衡关系,建立清洁集约生产、绿色适度消费的现代社会文明形态,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。